周四股指集体反弹,在一系列缓解股权质押风险、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后,政策初显成效。本周A股公司股东解除质押公告频繁出现期货配资系统,据不完全统计,本周共有62家公司发布解除质押的公告,其中创业板19家,中小板24家,中小创公司占仅70%。短期股权质押风险得到一定缓解,有效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。尽管近期公布的10月宏观经济数据延续下滑态势,但是考虑到市场对基本面下行早已有了预期,短期基本面对股指的影响较小,股指有望在政策的呵护下继续上行。
10月金融数据远不及预期,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6970亿元,预期9045亿元,前值13800亿元;社融新增7288亿,预期13000亿元,前值22054亿元。具体来看,居民中长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变化不大,仅增加20亿元,或表明在房地产调控持续推进的背景下,居民房贷需求趋于稳定。但是对于非金融性公司贷款,短期贷款同比降幅扩大1021亿元,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937亿元,创2年来新低,反映出银行放贷意愿不强。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288亿元,创2016年7月以来新低,比上年同期少4716亿元。
从分项来看,表内融资方面,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505.75亿元,不过新增外币贷款降幅同比扩大了756.09亿元,这表明10月表内融资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贡献有限。表外融资方面,10月表外融资合计同比减少了3749.53亿元,是拖累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。对于9月刚纳入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,规模同比减少了447亿元,环比则减少了6521亿元。总体看来,10月社融创新低,主要受表内融资不强、表外融资收缩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放缓的影响。虽然11月以来,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民企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,有助于增强民企信心,不过考虑到政策实施到取得成效尚有一定时滞,同时叠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已接近尾声,预计年内社会融资规模难现大幅好转,四季度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仍然较大。
近期政策密集出台,强化了我们对于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的预期。回顾历史上A股历次政策底和市场底的关系,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规律:第一,政策底出现后,市场底并不会立马出现。利好政策可以帮助修复市场的悲观情绪,但市场真正企稳反弹至少还需要一个季度以上的时间。如2005年1月25日财政部下调了股票交易印花税,2月16日保险资金正式开始投资A股,但市场仅仅只是在2月出现了小幅的反弹,3月初开始市场再度继续下跌。尽管4月29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提振了市场信心,但直到6月才真正迎来了市场底部,市场底滞后政策底4个多月的时间。又如2015年股灾之后,6月底多部门集体出台多项救市政策,但A股仅小幅反弹了一个多月后又进入了快速下跌行情,直至8月底市场才迎来了一段较为明显的上涨,可是2016年初熔断机制的出台让本轮市场的底部直到1月底才真正出现,这一轮市场底滞后政策底接近7个月的时间。第二,一旦市场底出现后,中期表现最好的指数,通常是中证500指数。A股历次从底部反弹,只有2005年表现最好的指数是上证50指数,而其他三次底部,中证500指数的走势相对更强。这可能是因为当市场大幅下跌时,中小市值的股票估值下跌更快,而当市场开始反弹,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后,将对估值有明显的修复。
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的预期较为强烈,由于短期政策主要集中在股权质押方面,监管层多次提及解决民企融资问题,预计民企中优质上市公司(中证500相关成分股)或受益。从中期来看,尽管市场可能还需要一段振荡磨底的过程,但是结合历史经验期货配资系统,我们认为中证500指数仍值得配置。